让留学生“抓狂”的日常对话,你会怎么接? 二维码
作者:智美名腾 1. “你那边几点?” 这个问题出现的频率大于等于“在吗?”,接下来有50%几率出现要求帮忙代购的对话。 2. “留学很贵吧,你好有钱啊。” 3. “在美国吃什么,每天吃牛排吗?” 一百多年来似乎大家对【歪国人】的了解依然停留在吃牛排上。 4. “觉得适应了吗?” “恩,现在适应了” 这个问题年年问,还差一学期就要毕业时还问,话说这时候还没适应已经来不及了吧。 5. “老师都是外国人吗?上课都用英语吗?那都听得懂吗?” 老师是本国人,我才是外国人…… 6. 全家一起看电视时最怕出现英语节目。 “这个你听得懂吗?” “能” “不看字幕能听懂吗?” “能” 7. “毕业后回国吗?” 剧情A:我想毕业留下——“不回来啊,我们都会想你的,爸妈怎么办?” 剧情B:实习一阵就回来——“为了供你出国爸妈花了不少钱呢,能留下就留下吧!” 对我来说一个很艰难的人生选择,其实你也就是随口说说吧。 8. “怎么不带个外国男/女朋友回来啊”&“谈恋爱还是要找中国人,外国人不靠谱,说离婚就离婚。”&“怎么还没有恋爱啊,是不是要求太高了?” 什么是要求太高?找个老实人将就过一辈纸就是你们的人生经验吗? 9. 数学 “美国人数学差,到大学还在学解方程,你不是很轻松碾压他们啊?” 是的我学的专业就是拿麻绳打结,数一二三四五。 10. 人类学 “人类学?人类学是干嘛的?” “人类学是研究人体以及人类社会进化的。” “哦,这样啊。好的……所以,人类学是干嘛的?” 11. 运动机能学 “出来要做体育老师的吗?” 姐,你看我这小身板像吗? 12. 传播学 “船舶学?你在学航海还是造船?” 其实我就是水手月亮本人。 13. “你考上了哪个学校?” “圣母大学/北卡教堂山分校/天主教纪念高中/普度大学” “你们要背圣经吗?穿那种传教士的袍子吗?是不是校内不允许谈恋爱?” 14. 阿姆赫斯特学院 “啊?不是大学啊?相当于大专还是三本么?” 15. 纽约大学水牛城分校 “不是本校啊?没关系,毕竟挂上名了,努力转进本校去!” 16. 德州农工 “德州畜牧发达,去那学农好啊!将来回国建设新农村。” 代购篇 一想到这里我就要对朋友圈里代购的朋友们表示由衷敬佩,你们是怎么做到的? 20. “能帮我带个新秀丽/rimowa的箱子吗?” “托运箱子很贵呢。” “没关系我打算好了,你把自己的衣服装在我箱子里带回来就好啦!” 亲你好机智啊,可是开学的时候你这箱子还借我带走吗? 21. “帮我带个coach的钱包吧,打折的时候买,超过70刀就不要了。” 所以我还要帮忙盯住打折信息,然后驱车前往2小时车程的奥莱。 22. “最近开始注重保养啦,想买款好眼霜。鱼子酱和la Mer哪个更好啊?” 这两个牌子我都舍不得买,所以不知道诶土豪! 23. “帮我买样东西吧,我要送客户,500刀左右,送30岁左右未婚成功女士,你看着合适的做礼品的东西就行。” 我!哪!里!知!道!什!么!合!适! 24. “帮我带levis的牛仔裤吧。尺寸我看不懂这个32L34W什么意思,你估摸我是什么码?” 心宽码,不知道大小也敢让我买。 25. “帮我带一支星你口红吧/帮我带个杀手包吧。” 星你口红是啥?杀手包又是啥?代购还得关注百度搜索热点吗? 最后放出终极大杀招,留学党一定会被问到的、一个字都不会变的一个问题: 26. “在吗?有空吗?能帮我翻译几句话吗?” 答应下来之后你才发现自己太蠢了,100字是几句话,3000字也是几句话呢,呵呵呵呵呵呵。 心声 留学生的孤独源于,国内亲朋没有看到完整的留学生活,亲戚眼里只有学习、吃饭找对象,朋友同学眼里只有旅游、派对和代购。 能出国的我们是幸运的,可是生存在这样的认知偏差中,留学生时不时像中美文化间的双面胶一样,无论哪个世界看自己都倍感陌生。
文章分类:
推荐资讯
|